宮頸錐切術又稱宮頸錐形切除術最大的缺點是可能影響生育功能。該手術通過切除部分宮頸組織進行病理診斷或治療宮頸病變,但可能引發宮頸機能不全、早產風險增加等遠期并發癥。
宮頸錐切術的潛在風險主要與手術范圍和深度相關。切除范圍過大會導致宮頸縮短,削弱宮頸對妊娠子宮的支撐作用。術后宮頸管黏膜缺損可能形成瘢痕組織,降低宮頸彈性。這兩種情況均可能增加孕中期流產或早產概率,數據顯示錐切術后早產率可達普通孕婦的2-3倍。
手術還可能帶來其他問題。術中出血量通常多于普通活檢,術后2周內可能出現創面滲血。宮頸形態改變可能影響精子通過,降低受孕幾率。少數患者會出現宮頸管粘連,導致月經排出不暢或閉經。術后復查發現約15%患者存在持續高危型HPV感染,需進一步治療。
對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建議術前評估錐切必要性。宮頸上皮內瘤變1-2級可優先選擇冷凍、激光等物理治療。必須行錐切時,推薦采用宮頸環切術LEEP刀,其切除范圍更精準。術后需定期監測宮頸長度,妊娠期建議進行宮頸環扎術預防早產。
術后護理對減少并發癥至關重要。需禁止性生活及盆浴2個月,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創面出血。術后6個月復查TCT和HPV,確認病變是否完全清除。計劃懷孕者建議術后1年再受孕,孕早期需進行專項超聲評估宮頸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