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癥狀主要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噯氣、腹脹、黑便。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指發生在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多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有關。
1、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的癥狀,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或偏右,呈鈍痛、灼痛或饑餓樣疼痛。疼痛具有慢性、周期性、節律性特點,多在空腹時發作,進食后可緩解,夜間疼痛也較為常見。疼痛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僅感不適,重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
2、反酸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常出現反酸癥狀,表現為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伴有酸味或燒灼感。反酸多發生在餐后、彎腰或平臥時,與胃酸分泌過多及食管下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長期反酸可能導致食管黏膜損傷,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3、噯氣
噯氣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伴隨癥狀,表現為胃內氣體通過口腔排出。患者常感覺胃部脹滿,通過噯氣可暫時緩解不適。噯氣頻繁可能與胃腸動力紊亂、胃排空延遲有關,過度噯氣可能加重反流癥狀。
4、腹脹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常有腹脹感,表現為上腹部飽脹不適,進食后加重。腹脹可能與胃排空延遲、胃腸動力障礙有關,部分患者還伴有早飽感。嚴重腹脹可能影響食欲,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5、黑便
黑便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典型表現,糞便呈柏油樣,有特殊臭味。出血量較少時可能僅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大量出血時可出現嘔血。黑便提示潰瘍已侵蝕血管,屬于急癥情況,需立即就醫處理。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注意飲食調理,避免辛辣刺激、過酸過甜食物,戒煙限酒,減少咖啡濃茶攝入。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按醫囑規范用藥,定期復查胃鏡監測潰瘍愈合情況。出現劇烈腹痛、嘔血、黑便等嚴重癥狀時需立即就醫。適當進行散步、瑜伽等溫和運動有助于改善胃腸功能,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