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需注意調整飲食結構、規律作息、控制情緒波動、避免藥物刺激及定期復查。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淺層炎癥,主要表現為上腹隱痛、反酸等癥狀,多數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改善。
1、飲食調整
選擇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軟面條,減少辛辣、油膩及過酸食物攝入。
避免空腹飲用咖啡、濃茶,進食時細嚼慢咽,每日可少食多餐減輕胃部負擔。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限制油炸食品。
2、作息規律
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餐后適當散步促進消化,但避免立即平臥。建立固定進食時間,避免饑飽無常刺激胃酸分泌。
3、情緒管理
長期焦慮緊張會通過腦腸軸加重胃黏膜損傷,可通過深呼吸、正念冥想緩解壓力。必要時尋求心理疏導,避免情緒波動誘發癥狀反復。
4、藥物規避
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可能損傷胃黏膜,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必須服用時可聯用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避免自行使用不明成分藥物。
5、定期監測
每6-12個月進行胃鏡復查評估黏膜恢復情況。若出現嘔血、黑便等報警癥狀需立即就醫。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應規范完成根除治療。
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日常可適量食用山藥、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保護胃黏膜,避免過冷過熱飲食刺激。戒煙限酒,冬季注意胃部保暖。癥狀持續加重時需完善胃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治療期間嚴格遵醫囑用藥,避免擅自調整劑量。適當進行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有助于改善胃腸蠕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