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虱子主要與直接接觸傳播、衛生條件差、共用物品、免疫力低下以及環境潮濕等因素有關。虱子感染可通過藥物滅虱、環境消毒、個人衛生管理等方式處理。
直接接觸傳播是虱病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皮膚接觸感染者或動物后,虱子會通過毛發或衣物轉移寄生。治療需使用撲滅司林、馬拉硫磷等滅虱藥物,同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
衛生條件差會顯著增加感染風險。虱子在污濁環境中更易繁殖,長期不換洗衣物、未定期洗澡者更易患病。改善方法是每日更換消毒衣物,使用硫磺皂清洗患處。
共用梳子、帽子等個人物品可能造成間接傳播。虱卵可附著在物品上存活1-2天。處理措施包括煮沸消毒私人物品,避免與他人共用發飾、毛巾等。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發生反復感染。糖尿病、HIV感染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可能出現頑固性虱病。需在醫生指導下聯合使用伊維菌素等處方藥,并加強營養支持。
潮濕環境有利于虱卵孵化。居住場所通風不良、衣物未徹底晾干會促進虱子滋生。建議保持室內干燥,貼身衣物用60℃以上熱水洗滌,床品定期暴曬。
若出現頭皮劇烈瘙癢、可見虱卵附著或繼發膿皰瘡等情況,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孕婦及兒童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避免使用含擬除蟲菊酯類成分的滅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