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瘺管是指牙齦組織因感染或炎癥形成的異常通道,通常表現為牙齦局部出現小孔或膿包,可能由根尖周炎、牙周炎、牙髓壞死、外傷或囊腫等因素引起。
1、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是牙根尖周圍組織的炎癥,多由齲齒未及時治療導致牙髓感染擴散引起。炎癥產生的膿液可能穿透牙槽骨和牙齦形成瘺管,表現為牙齦腫脹伴瘺口溢膿。需通過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必要時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等藥物控制炎癥。
2、牙周炎
重度牙周炎可破壞牙周支持組織,形成深牙周袋。當感染向根方擴散時,可能在牙齦邊緣形成瘺管,常伴有牙齒松動和口臭。治療包括齦下刮治、牙周翻瓣手術,配合使用鹽酸米諾環素軟膏等局部藥物。
3、牙髓壞死
外傷或深齲導致的牙髓壞死可能引發根尖區慢性炎癥,膿液突破骨皮質后形成牙齦瘺管。患牙通常對冷熱刺激無反應,X線片顯示根尖陰影。需進行根管治療或拔除患牙,可選用頭孢克洛分散片輔助抗感染。
4、外傷因素
牙齒受到撞擊或咬合創傷后,可能造成根尖區血管斷裂,繼發感染形成瘺管。此類情況常伴隨牙齒移位或折裂,需及時復位固定患牙,必要時聯合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疼痛和炎癥。
5、囊腫壓迫
頜骨囊腫如根尖囊腫增大時,可能壓迫骨壁形成缺損,導致牙齦出現持續性瘺管。患者多有頜骨膨隆感,需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治療需手術摘除囊腫,術后可短期應用克拉霉素片預防感染。
牙齦瘺管患者應保持口腔衛生,每日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線清潔,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飲食宜選擇溫涼軟食,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潛在牙病,出現牙齦腫脹或溢膿癥狀應及時就診,避免感染擴散引發頜面部間隙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吸煙者需戒煙以促進組織修復,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