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背痛可能由肌肉勞損、骨質疏松、腰椎間盤突出、婦科疾病、泌尿系統感染等原因引起。背痛通常表現為局部酸痛、活動受限、放射性疼痛等癥狀,需結合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1、肌肉勞損
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或過度勞累可能導致背部肌肉緊張或拉傷。這類背痛多表現為局部酸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后緩解。日常可通過熱敷、按摩、適當拉伸等方式改善癥狀,避免提重物或久坐不動。
2、骨質疏松
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發骨質疏松,脊椎椎體壓縮可能導致慢性背痛。疼痛多位于胸腰交界處,可能伴隨身高變矮或駝背。建議增加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遵醫囑使用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等抗骨質疏松藥物。
3、腰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退變或外傷可能導致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引發下背部劇痛并向腿部放射。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遵醫囑使用塞來昔布、甲鈷胺、乙哌立松等藥物緩解疼痛和神經水腫,嚴重者需考慮椎間孔鏡手術。
4、婦科疾病
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婦科疾病可能引起腰骶部墜痛,疼痛常與月經周期相關。可能伴隨異常陰道分泌物或月經紊亂,需婦科檢查確診。治療包括抗生素、短效避孕藥等藥物,必要時行腹腔鏡手術。
5、泌尿系統感染
腎盂腎炎或輸尿管結石可導致肋脊角區鈍痛或絞痛,可能伴隨尿頻尿急、發熱等癥狀。需尿常規和超聲檢查確診,治療包括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結石較大時需體外沖擊波碎石。
女性背痛患者應注意保持正確坐姿,避免穿高跟鞋久站。適度進行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增強核心肌群力量,睡眠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墊。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和鈣質攝入,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急性疼痛發作時可短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但長期疼痛或伴隨體重下降、夜間痛醒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腫瘤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