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的前兆可能包括視力逐漸下降、視野缺損、色覺異常、對比敏感度降低、瞳孔對光反射遲鈍等。視神經萎縮可能與青光眼、視神經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遺傳性視神經病變、外傷等因素有關。
1、視力逐漸下降
早期表現為視力緩慢減退,看遠處或近處物體模糊不清,可能伴隨視物變形。常見于青光眼或慢性視神經炎患者。建議定期進行視力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可遵醫囑使用甲鈷胺、維生素B1、胞磷膽堿等營養神經藥物。
2、視野缺損
患者可能出現視野周邊縮小或中心暗點,嚴重時呈管狀視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或壓迫性視神經病變多見。需通過視野檢查明確損傷范圍。急性發作時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慢性期可嘗試高壓氧治療。
3、色覺異常
對顏色辨別能力下降,特別是紅綠色覺障礙明顯。遺傳性視神經病變患者早期即可出現。色覺檢查有助于早期診斷。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可嘗試輔酶Q10、艾地苯醌等改善線粒體功能的藥物。
4、對比敏感度降低
在光線不足環境下視力明顯變差,難以分辨明暗對比弱的物體。常見于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控制基礎疾病是關鍵,可配合硫辛酸、胰激肽原酶等改善微循環藥物。
5、瞳孔對光反射遲鈍
光線照射時瞳孔收縮緩慢或不完全,可能出現相對性傳入性瞳孔障礙。外傷性視神經損傷典型表現。需急診處理,可聯合使用神經營養因子和神經生長因子促進修復。
出現視神經萎縮前兆時應避免吸煙飲酒,減少高脂飲食,控制血壓血糖。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B族、葉黃素的食物如深色蔬菜、雞蛋、堅果等。避免強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線眼鏡。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用眼,每用眼40分鐘應休息5-10分鐘。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包括視力、眼底、視野等項目,早期發現病變可延緩視神經萎縮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