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沒精神、全身疲乏無力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改善睡眠質量、適度運動、心理調節、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這些癥狀可能由營養缺乏、睡眠障礙、慢性疲勞綜合征、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結構
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瘦肉、雞蛋、新鮮蔬菜水果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胃腸負擔,可少食多餐。缺鐵性貧血患者需增加動物肝臟、紅肉的攝入,甲狀腺功能減退者應適當補充海產品。
2、改善睡眠質量
保持規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創造安靜黑暗的睡眠環境。慢性失眠可能導致皮質醇水平異常,加重疲勞感。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需通過側臥睡姿或醫療器械改善通氣。
3、適度運動
每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續30-40分鐘。運動可促進內啡肽分泌,改善情緒狀態,但過度運動可能加重疲勞。久坐人群應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循序漸進。
4、心理調節
長期壓力會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紊亂,引發持續性疲勞。可通過正念冥想、心理咨詢等方式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工作壓力大者建議每天進行15-20分鐘深呼吸練習。
5、藥物治療
貧血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琥珀酸亞鐵片、葉酸片、維生素B12制劑。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慢性疲勞綜合征可考慮使用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的谷維素,但須嚴格遵循醫囑,避免自行用藥。
建議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飲食注意葷素搭配,適當增加山藥、紅棗等健脾益氣的食材。避免過度勞累,工作間隙可做簡單伸展運動。若癥狀持續2周以上或伴隨體重驟減、持續低熱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診排查糖尿病、腫瘤等器質性疾病。日常可飲用黨參黃芪茶等藥膳茶飲輔助改善體質,但不宜替代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