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根據國際臨床分級標準分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兩大階段,具體包括無明顯視網膜病變、輕度非增殖期、中度非增殖期、重度非增殖期、增殖期五個等級。
1、無明顯視網膜病變
眼底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患者通常無自覺癥狀,但長期高血糖可能導致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此階段需通過定期眼底篩查監測,控制血糖和血壓可延緩病變進展。建議每6-12個月進行散瞳眼底檢查。
2、輕度非增殖期
出現微動脈瘤和少量視網膜內出血點,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導致局部視網膜水腫。患者可能出現輕微視物模糊,通過熒光素血管造影可發現早期滲漏。此階段需加強血糖監測頻率,必要時進行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
3、中度非增殖期
視網膜出現串珠樣靜脈改變和棉絮斑,表明視網膜缺血缺氧加重。部分患者會出現視物變形或視野缺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顯示視網膜層間積液。需結合全身情況評估是否需全視網膜光凝治療。
4、重度非增殖期
符合4-2-1規則:四個象限視網膜出血、兩個象限靜脈串珠樣改變或一個象限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此時視網膜廣泛缺血,可能突發玻璃體出血。需緊急進行全視網膜光凝并考慮抗VEGF藥物治療。
5、增殖期
出現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膜,可引發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患者視力急劇下降伴飛蚊癥,眼底檢查可見視盤或視網膜其他部位新生血管。需玻璃體切除手術聯合眼內注藥治療,術后需長期隨訪觀察復發跡象。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和血壓,保持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血壓維持在130/80mmHg以下。增加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深色蔬菜攝入,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眼底出血。每3-6個月進行包括視力、眼壓、眼底照相在內的全面眼科檢查,出現突然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需立即就診。戒煙限酒有助于改善視網膜微循環,同時注意足部護理預防糖尿病足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