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可通過熱敷鼻部、使用生理鹽水沖洗、按摩迎香穴、服用減充血劑、蒸汽吸入等方式緩解。鼻塞通常由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中隔偏曲、鼻腔異物等原因引起。
1、熱敷鼻部
用溫熱毛巾敷在鼻梁處10分鐘,溫度控制在40度左右。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鼻黏膜充血腫脹。適合感冒初期或受涼導致的暫時性鼻塞,每日可重復進行3次。注意避免燙傷皮膚,嬰幼兒需家長測試溫度。
2、生理鹽水沖洗
使用醫用生理鹽水或專用洗鼻器沖洗鼻腔,每日早晚各一次。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過敏原,改善纖毛運動功能。對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患者效果顯著。沖洗時保持頭部傾斜,避免嗆咳,兒童需家長協助操作。
3、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兩側凹陷處,用指腹順時針按壓50次。按摩能刺激神經反射,快速緩解鼻黏膜水腫。適用于各類功能性鼻塞,孕婦及高血壓患者力度宜輕??膳浜媳『删驮鰪娦Ч?,但過敏體質慎用。
4、減充血劑
鹽酸賽洛唑啉鼻噴霧劑能收縮鼻黏膜血管,羥甲唑啉滴鼻液可減少組織滲出。適用于急性鼻炎或嚴重鼻塞,但連續使用不超過7天。麻黃堿類藥物可能引起反跳性充血,需遵醫囑使用。青光眼患者禁用擬交感神經類減充血劑。
5、蒸汽吸入
將熱水倒入大碗中,加入桉樹油或生姜片,用毛巾罩住頭部呼吸蒸汽10分鐘。高溫蒸汽能稀釋鼻腔黏液,緩解鼻竇壓力。對病毒性感冒伴發的鼻塞特別有效,每日可進行2次。哮喘患者應避免添加刺激性揮發油。
長期鼻塞患者應保持室內濕度在50%左右,定期更換床單減少塵螨。飲食上多攝入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類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睡眠時墊高枕頭有助于減輕鼻腔充血,運動可選擇游泳改善鼻腔通氣功能。若鼻塞持續兩周以上或伴隨血性分泌物,需及時就診排除鼻腔腫瘤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