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臥床后出現進食正常但體重持續下降的現象,可能與以下五類原因有關。
營養攝入不足是常見生理性因素。臥床老人咀嚼吞咽功能減退,食物選擇受限,易出現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缺乏。建議增加高蛋白流食如蒸蛋羹、牛奶,搭配果蔬泥補充微量營養素。
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屬于病理性因素。長期臥床導致胃腸蠕動減緩,可能與萎縮性胃炎、胰腺分泌不足有關,常伴隨餐后腹脹、脂肪瀉??勺襻t囑使用胰酶制劑改善消化,必要時需進行胃腸鏡檢查。
肌肉萎縮加速消耗能量。缺乏運動使肌肉量每月減少1-2%,基礎代謝率下降但脂肪分解增加。被動關節活動訓練結合乳清蛋白補充有助于延緩肌肉流失,物理治療師指導下的床旁康復訓練效果更佳。
潛在感染消耗體能。隱匿性尿路感染、褥瘡感染等慢性炎癥狀態會增加能量消耗,可能伴有低熱、C反應蛋白升高。需定期檢查血常規和炎癥指標,發現感染灶應及時抗感染治療。
內分泌代謝紊亂需重點排查。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疾病會加速分解代謝,可能伴隨心悸、多尿等癥狀。建議完善甲狀腺功能、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測,確診后需針對性用藥調控。
當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的10%或合并水腫、發熱等癥狀時,應盡早就醫進行營養評估和全面檢查。營養師制定的個性化腸內營養方案配合病因治療,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