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障礙主要分為嗜睡、意識模糊、昏睡、昏迷和譫妄五種類型。
一、嗜睡
嗜睡是最輕度的意識障礙,患者處于持續睡眠狀態,但能被言語或輕微刺激喚醒,醒后能正確回答問題或執行簡單動作,刺激停止后很快又入睡。常見于睡眠剝奪、藥物副作用或輕度腦損傷等情況。這類患者生命體征通常平穩,無須緊急醫療處理,但需密切觀察意識狀態變化。
二、意識模糊
意識模糊表現為注意力、定向力和記憶力明顯減退,對時間、地點或人物的認知出現障礙,但保留基本言語交流能力。多由代謝紊亂、感染或輕度腦缺血引起。患者可能出現晝夜節律顛倒,需通過糾正基礎病因和加強環境定向訓練改善癥狀。
三、昏睡
昏睡屬于較深度的意識抑制狀態,僅能被強烈疼痛刺激短暫喚醒,醒后不能完成指令性任務,常伴呼吸和脈搏減慢。常見于鎮靜藥物過量、嚴重顱腦外傷或腦干病變。這類情況需立即評估氣道和循環功能,必要時進行影像學檢查排除結構性損傷。
四、昏迷
昏迷是最嚴重的持續性意識喪失狀態,任何刺激均不能喚醒患者,伴隨瞳孔反射和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根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可分為輕度、中度和深度昏迷。病因包括大面積腦梗死、腦出血、腦疝形成等危急情況,需緊急維持生命體征并處理原發病。
五、譫妄
譫妄表現為急性發作的意識內容障礙,伴有錯覺、幻覺和躁動等精神癥狀,具有晝夜波動特點。常見誘因包括感染、電解質紊亂、酒精戒斷或藥物中毒。需重點監測生命體征,加強安全防護,同時針對病因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控制癥狀。
對于意識障礙患者,建議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監測瞳孔和生命體征變化。急性發作需立即就醫,慢性病例應記錄意識狀態波動規律。日常護理中注意預防壓瘡和關節攣縮,營養支持以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誤吸風險。康復期可進行感官刺激訓練促進意識恢復,但所有干預措施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