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早期可能表現為牙齦紅腫、刷牙出血,隨著疾病進展會出現口臭、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牙周炎的典型癥狀主要有牙齦炎癥、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齒松動。
牙齦炎癥是牙周炎最早期的表現,常見癥狀包括牙齦顏色變紅、質地變軟、觸碰易出血。刷牙或進食時牙齦出血是最容易被察覺的早期信號。牙周袋形成意味著炎癥已向深層發展,牙齦與牙齒之間形成超過3毫米的病理性間隙,可能伴隨牙齦退縮和牙齒敏感。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進展的重要標志,通過X光檢查可發現牙槽骨高度降低。這種不可逆的損害會導致牙齒支持組織減少,出現牙齒移位或縫隙增大。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出現牙齒松動度增加、咀嚼無力,最終導致牙齒自行脫落。
牙周炎的確診需要專業口腔檢查,包括探診測量牙周袋深度、拍攝全口曲面斷層片評估骨吸收程度。牙周探診出血指數和臨床附著喪失程度是判斷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
日常可通過觀察牙齦顏色變化、出血情況初步判斷牙齦健康狀況。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牙周問題,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專業潔治。出現持續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避免病情惡化影響牙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