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和肩周炎患者可遵醫囑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肌松藥、營養神經藥物、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及局部外用藥。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緩釋膠囊、鹽酸乙哌立松片、甲鈷胺片、頸復康顆粒、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需根據具體癥狀和醫生評估選擇。
1、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緩釋膠囊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疼痛和炎癥,適用于頸椎病引起的神經根壓迫性疼痛或肩周炎急性發作期。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對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效果顯著,可減輕肩關節粘連。塞來昔布膠囊選擇性抑制COX-2酶,胃腸刺激較小,適合需長期用藥者。此類藥物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2、肌松藥
鹽酸乙哌立松片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改善頸椎病導致的頸肩部肌肉痙攣和僵硬。替扎尼定片可調節脊髓運動神經元興奮性,緩解肩周炎繼發的肩胛帶肌群攣縮。用藥期間可能出現嗜睡或低血壓,應避免駕駛操作。肌松藥通常與非甾體抗炎藥聯用增強療效,療程一般不超過兩周。
3、營養神經藥物
甲鈷胺片作為維生素B12活性成分,促進神經髓鞘修復,適用于頸椎病神經根型伴上肢麻木患者。腺苷鈷胺片參與核酸合成,改善神經傳導功能。口服維生素B1片可預防周圍神經變性。這類藥物需連續服用較長時間,對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合并肩痛者尤為適用。
4、活血化瘀中成藥
頸復康顆粒含羌活、川芎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作用,適合風寒濕型頸椎病。活血止痛膠囊通過改善微循環緩解肩周炎慢性期酸痛。舒筋活血片對氣血瘀滯型肩關節活動受限有效。中成藥宜飯后服用,避免與西藥同服間隔兩小時,濕熱體質者需調整用藥。
5、局部外用藥
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減少全身用藥副作用,適合老年患者局部痛點治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可滲透至深層肌肉,緩解肩袖肌腱炎。辣椒堿軟膏通過耗竭P物質減輕慢性疼痛,使用初期可能出現灼熱感。外用藥物應避開破損皮膚,過敏體質需做小面積測試。
頸椎病和肩周炎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固定姿勢,每工作一小時活動頸肩部。睡眠時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避免側臥壓迫患側肩膀。可進行肩關節鐘擺運動或頸部米字操等康復訓練,疼痛緩解期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肥胖者需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上肢無力時需及時復查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