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屬于既往病史。既往病史是指患者曾經患過的疾病或健康問題,乙肝作為一種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后病毒可能長期存在于體內,無論是否處于活動期都應歸入既往病史范疇。既往病史的評估對醫療決策有重要意義,主要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攜帶狀態等類型。
急性乙肝感染后,即使痊愈也可能在血液中留下乙肝核心抗體等標志物,這類情況屬于既往感染史。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無論肝功能是否正常、病毒復制是否活躍,均需長期納入病史管理。部分患者可能因免疫控制達到臨床治愈標準,但乙肝表面抗原轉陰后仍建議保留病史記錄。
特殊情況下,新生兒時期接種乙肝疫苗產生的抗體陽性,或通過被動免疫獲得的短期抗體保護,不屬于真正的乙肝感染史。醫療記錄需注意區分疫苗接種反應與真實感染,避免對既往病史的誤判。某些體檢機構可能將單純的乙肝抗體陽性誤記為乙肝病史,這種情況需要結合乙肝五項定量檢測綜合判斷。
乙肝病史的規范記錄有助于醫生評估肝硬化、肝癌等并發癥風險,指導抗病毒治療時機選擇。建議患者就診時主動告知乙肝感染史,攜帶既往檢查報告。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飲酒、規律復查肝功能與病毒載量,接觸性出血操作前需特別告知醫護人員,這類人群接種其他疫苗時也需額外評估免疫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