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褥瘡通常可遵醫囑使用康復新液、莫匹羅星軟膏、磺胺嘧啶銀乳膏、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藻酸鹽敷料等藥物或敷料進行治療。褥瘡又稱壓力性潰瘍,多發生在長期臥床患者骨突部位,需根據創面分期選擇不同處理方式。
康復新液含有多元醇類及氨基酸成分,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血管新生,適用于淺表性褥瘡創面。該藥通過濕敷或沖洗方式使用,可加速壞死組織脫落,但深部感染需配合抗生素。使用前需清創消毒,過敏體質者慎用。
莫匹羅星軟膏為局部外用抗生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褥瘡感染菌有抑制作用。適用于伴有輕度感染的二期褥瘡,能預防創面擴大。使用時需避開眼睛黏膜,連續使用不宜超過一周。若出現紅腫加重需停藥就醫。
磺胺嘧啶銀乳膏兼具抗菌與促進愈合作用,特別適用于滲出較多的感染性褥瘡。銀離子可殺滅多種耐藥菌,磺胺成分能減少炎癥反應。深部潰瘍使用時需配合清創,腎功能不全者應謹慎使用。
該藥含生物活性蛋白,能直接刺激上皮細胞遷移增殖,適用于三期以上深度褥瘡。可顯著縮短創面愈合時間,但需在控制感染后使用。需冷藏保存,使用時避免與碘制劑接觸,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
藻酸鹽敷料能從創面吸收大量滲出液形成凝膠,保持濕潤環境促進愈合,適用于深度褥瘡的腔隙填充。含鈣離子可激活凝血機制,但需每日更換。對海藻過敏者禁用,配合負壓治療效果更佳。
褥瘡治療需結合定期翻身、減壓墊使用等護理措施,嚴重者需手術清創。日常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C攝入,使用氣墊床減少局部壓力。創面出現發黑、惡臭或發熱時需立即就醫,避免自行使用偏方。長期臥床者建議每兩小時更換體位,骨突部位可涂抹潤膚霜預防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