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可通過外用抗真菌藥、口服抗真菌藥、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交叉感染、增強免疫力等方式治療。體癬通常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環形紅斑、脫屑、瘙癢等癥狀。
1、外用抗真菌藥
體癬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聯苯芐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藥。這些藥物能直接作用于皮膚表面,抑制或殺滅引起體癬的皮膚癬菌。使用時應將藥膏均勻涂抹于患處及周圍皮膚,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外用抗真菌藥需堅持使用一段時間,即使癥狀消失也應繼續用藥以防止復發。
2、口服抗真菌藥
對于面積較大或頑固性體癬,醫生可能會建議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抗真菌藥物。這些藥物通過血液循環作用于全身,對深部真菌感染效果更好。口服抗真菌藥需嚴格遵醫囑服用,注意監測肝功能等指標。孕婦、哺乳期婦女及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使用。
3、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體癬患者應每天用溫水清潔患處,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洗浴后要徹底擦干皮膚,特別是皮膚皺褶部位。穿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避免穿著緊身或合成纖維衣物。保持居住環境通風干燥,減少真菌滋生的機會。
4、避免交叉感染
體癬具有傳染性,患者應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衣物、拖鞋等個人物品。家庭成員中有體癬患者時,應分開洗滌衣物并使用高溫消毒。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健身房等要注意個人防護。寵物如貓狗也可能攜帶真菌,需定期檢查寵物皮膚狀況。
5、增強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發生體癬且難以治愈。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但出汗后要及時清潔皮膚。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避免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
體癬治療期間應避免搔抓患處,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治療結束后仍需觀察一段時間,確認無復發跡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衣物和床單。如出現皮膚紅腫、疼痛、滲液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體癬容易復發,徹底根除需要堅持規范治療和長期預防措施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