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鈣化可通過控制危險因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但難以完全根治。血管鈣化通常由年齡增長、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高磷血癥等原因引起。
1、控制危險因素:
戒煙限酒、控制血壓血糖、保持健康體重可延緩鈣化進展。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維持在4.4-7.0mmol/L。
2、藥物治療:
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可穩定斑塊,非諾貝特能調節血脂。維生素K2抑制劑華法林可能減緩鈣鹽沉積,需定期監測INR值。
3、飲食調節:
增加深海魚、堅果攝入補充ω-3脂肪酸,每日蔬菜不低于500克。限制動物內臟、奶油等高磷食物,腎功能異常者需控制蛋白質攝入量。
4、運動干預:
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抗阻訓練每周2次,重點鍛煉大肌群,避免憋氣動作。
5、手術治療:
嚴重狹窄時可選擇冠狀動脈旋磨術或支架植入。終末期患者可能需進行血管旁路移植術,術后需長期抗凝治療。
血管鈣化患者需長期堅持低脂低鹽飲食,每日補充800-1000mg鈣質。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每周食用3次深海魚類。規律進行有氧運動結合抗阻訓練,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腎功能等指標,每年進行血管超聲評估鈣化進展。出現胸悶、下肢疼痛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