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骨質疏松的防治,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是防治骨質疏松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措施,這已是國內外醫學界的廣泛共識。
近年來不少研究還發現,補鈣除了有益于骨骼健康,還對降低血壓、血脂,控制體重,降低缺血性卒中和心臟病的風險也有幫助。盡管當前對補鈣的這些好處還缺乏結論性證據,但總的觀點是補鈣有益。然而,近日《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的這篇文章,卻令人對補鈣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產生了懷疑。
bolland等人的該項研究是對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二次分析。1471位絕經后老年婦女被隨機分為鈣劑補充組(732位)和安慰劑組(739位)。鈣劑補充組服用檸檬酸鈣(鈣元素 1000mg/日),主要觀測指標為接受干預5年以上發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包括死亡、猝死、心肌梗死、心絞痛、其他胸痛、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結果發現在上述指標中, 鈣劑補充組心肌梗死( mi )的發生風險高于安慰劑組。鈣劑補充組共21名婦女發生心肌梗塞24次,安慰劑組10名婦女共發生10次。作者由此得出結論,從而抵消了補鈣對骨骼的好處。
研究的科學性被質疑
很顯然,這一結論與以往多數研究結果正相反。作為一項研究結果,它提供的證據應是有分量的,必須引起重視,但大家也需要慎重與冷靜。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后,筆者發現該研究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參與研究的患者人數不多,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太少,試驗的依從性差,研究人群年紀偏大(年齡74 ± 4歲,其中80歲以上婦女占10%),而且僅限于白人婦女等。這些均可能影響到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及其推廣意義。
除此之外,在比較入選患者的基本資料時不難發現,幾個可能誘發心肌梗死的因素(如曾患高血壓病、目前和以往吸煙、曾患缺血性心臟病、血脂異常以及曾患中風等)都存在著鈣劑補充組高于安慰劑組的情況。也就是說,在研究開始前,鈣劑補充組婦女就可能比安慰劑組婦女存在更高的心肌梗死發生風險。這會影響結果的可靠性,擴大鈣劑補充組的風險。
過量補鈣 不利健康
參加此次研究的婦女,其膳食鈣攝入量實際上已較充足,鈣劑補充組為861±390 mg/日,而安慰劑組為853±381mg/日,也就是說,這些婦女的膳食鈣攝入量已基本接近推薦的適宜攝入量(800mg~1000mg/日)。若每日再補鈣1000mg,那么鈣劑補充組中一些婦女的每日鈣攝入量就超過了最高耐受攝入量2000mg/日。應當明確的是,鈣與其他藥品一樣是把"雙刃劍",缺乏了不行,補多了也不好。
專家提倡的補鈣人群,應當是膳食鈣攝入量不足者,而絕非是膳食鈣攝入量已經充足者。這應當是對"補充"二字的基本理解,同樣也是補鈣的基本原則。全國營養學會的調查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鈣攝入量為400mg左右,所以對絕大多數中國居民而言,每日補充500mg~600mg的元素鈣,正好接近推薦的鈣適宜攝入量(800mg ~1000mg/日),這應當是安全的、有益的。服用者完全不必擔心超出最高耐受量。
專家提示
一、這項研究提示我們,應當注重補鈣的雙重性,這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但是正如該項研究作者也指出的,該項研究本身的確存在局限性,這可能影響了證據的力度,也限制了其推廣的價值。僅根據這一組資料,還不足以對"補鈣是否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下結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正在補充鈣劑的患者,大可不必為此停藥。
二、鈣和維生素d依然是基本的骨健康補充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補充適量的鈣和維生素d,依然是防治骨質疏松的重要措施和基本措施。
三、補鈣是有原則的,而不是盲目補的。膳食鈣攝入量不足者才需要補。補鈣不是多多益善,適當合理補鈣才能受益,尤其對高齡老人補鈣更要強調"適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