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癥狀主要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少數情況下可能合并細菌感染,癥狀輕重與病原體類型及個體免疫力有關。
1、鼻塞
鼻塞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導致的通氣障礙,常見于鼻病毒或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伴隨打噴嚏、鼻腔分泌物增多,嬰幼兒因鼻道狹窄更易出現呼吸費力。可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緩解癥狀,避免用力擤鼻以防引發中耳炎。
2、流涕
早期多為清水樣涕,后期可能轉為黏稠膿涕。腺病毒感染時分泌物量多,流感病毒感染則相對較少。擤涕時應單側交替進行,持續膿涕超過10天需警惕細菌性鼻竇炎可能。
3、咽痛
咽部淋巴組織炎癥反應導致吞咽疼痛,柯薩奇病毒感染者可見咽峽部皰疹。鏈球菌性咽炎常伴扁桃體滲出物,需通過咽拭子鑒別。適量溫鹽水漱口可減輕不適,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4、咳嗽
初期多為干咳,后期可能出現咳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好發喘息性咳嗽,副流感病毒易引發喉炎樣犬吠樣咳。夜間咳嗽加重時可墊高枕頭,空氣干燥時使用加濕器有助于緩解。
5、發熱
體溫升高是機體免疫應答的表現,流感病毒感染者多見高熱寒戰。嬰幼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易出現熱性驚厥。低熱時可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8.5攝氏度需考慮使用退熱藥物。
上呼吸道感染期間應保證每日飲水量,選擇溫熱的粥類、羹湯等流質飲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風,發熱期需臥床休息。建議單獨使用餐具并定期消毒,咳嗽噴嚏時注意遮擋口鼻。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表現時需及時就醫,嬰幼兒、孕婦及慢性病患者更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