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片的使用需注意劑量調整、藥物相互作用、肝功能監測、光敏反應防護、胃腸道反應處理。
1、劑量調整:
初始治療需從低劑量開始,根據耐受性逐步增加至目標劑量。常見起始劑量為每次200mg,每日三次,一周后增至每次400mg,最終維持劑量為每次800mg。劑量調整過程中需密切觀察不良反應,出現嚴重不耐受時可考慮減量或暫停用藥。
2、藥物相互作用:
避免與CYP1A2強抑制劑如氟伏沙明、環丙沙星聯用,可能升高吡非尼酮血藥濃度。與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合用時需間隔2小時服用,防止胃酸pH值升高影響藥物吸收。吸煙可能降低藥物療效,治療期間建議戒煙。
3、肝功能監測:
用藥前需檢查基線肝功能,治療初期每月復查ALT、AST,穩定后每3個月監測。轉氨酶升高超過3倍正常值上限時應暫停給藥,直至恢復至基線水平后可嘗試減量重啟。肝硬化患者需謹慎評估風險獲益比。
4、光敏防護:
約10%患者可能出現光敏反應,表現為皮疹、皮膚灼燒感。建議外出時使用SPF50+防曬霜,穿戴遮陽衣物。避免在10:00-16:00紫外線強烈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出現嚴重皮炎時可考慮短期使用局部糖皮質激素。
5、胃腸管理:
約30%患者發生惡心、厭食等反應,建議餐后服用減輕刺激。可少量多餐,選擇蘇打餅干、姜茶等緩解癥狀。持續嘔吐導致脫水時需及時補液,必要時使用昂丹司瓊等止吐藥。體重下降超過5%需營養科會診。
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食用西柚及其制品,定期復查肺功能與胸部CT。出現持續發熱、呼吸困難或黃疸等嚴重癥狀時需立即就醫。護理人員應協助記錄用藥反應,確保藥物避光保存于30℃以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