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上有褐色豎條紋可能與甲母痣、甲下出血、真菌感染、維生素缺乏、黑色素瘤等因素有關。褐色豎紋通常由局部色素沉積或甲床損傷引起,需結合具體特征判斷性質。
1、甲母痣
甲母痣是甲根部黑色素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病變,表現為從甲根向甲緣延伸的規則褐色線條。色素沉積均勻且邊界清晰,寬度多小于3毫米。該情況無須特殊處理,但需定期觀察條紋是否增寬或顏色加深。若出現甲周皮膚黑變或條紋快速變化,需通過皮膚鏡排除惡變可能。
2、甲下出血
外傷或反復摩擦可能導致甲床毛細血管破裂,血液滲入甲板形成縱向褐線。常見于運動損傷或鞋子過緊壓迫趾甲,初期呈紫紅色后逐漸轉為棕黃色。出血線隨指甲生長向遠端移動,通常數月后可自行消失。伴有局部壓痛時需排除甲板下腫瘤性病變。
3、真菌感染
甲癬患者可能出現褐色縱紋伴隨甲板增厚、分層。紅色毛癬菌等病原體破壞甲結構,導致角蛋白降解產生色素沉著。感染初期條紋較細,后期可融合成片并出現甲床分離。確診需進行真菌鏡檢,治療可選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物。
4、維生素缺乏
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可能影響甲床細胞代謝,出現多條細淺褐色縱紋。常伴有甲板變脆、舌炎等表現,素食者或胃腸吸收障礙人群易發。通過血清維生素檢測可明確診斷,補充相應維生素后條紋可逐漸消退。同時需排查是否合并缺鐵性貧血。
5、黑色素瘤
甲母質黑色素瘤表現為不規則增寬的褐黑色條紋,可能伴有色素暈或甲板破壞。好發于拇指和腳趾,進展期可出現甲周皮膚黑變。早期診斷依賴皮膚鏡和病理活檢,確診后需廣泛切除。該情況雖罕見但惡性程度高,40歲以上人群新發寬條紋需優先排查。
建議保持指甲清潔干燥避免外傷,均衡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和鐵的食物如瘦肉、綠葉蔬菜。觀察條紋變化時注意記錄出現時間、寬度變化及伴隨癥狀。避免自行使用腐蝕性物質處理條紋,甲板持續變黑、增寬或伴有疼痛時,應及時至皮膚科進行專業評估。真菌感染患者需遵醫囑完成全程抗真菌治療,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