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創傷是指牙齒因咬合關系異常或外力作用導致的牙周組織損傷性疾病,主要與咬合力分布不均、牙齒排列不齊、修復體不當等因素有關。
1、咬合力異常
長期存在早接觸點或咬合干擾時,局部牙齒承受過大的咬合力,導致牙周膜受壓缺血,可能引發牙槽骨吸收。常見于單側咀嚼習慣、磨牙癥患者,需通過調磨高點或佩戴咬合墊緩解壓力。
2、牙齒排列問題
錯頜畸形如深覆頜、反頜等會使部分牙齒承受異常側向力,造成牙周韌帶纖維撕裂。正畸治療可改善牙齒排列,分散咬合負荷,避免牙根周圍出現進行性骨質破壞。
3、修復體設計不當
過高或形態不良的充填體、冠橋修復體會改變原有咬合關系,形成創傷性咬合。修復時應進行咬合紙測試調整,確保修復體與對頜牙接觸均勻,避免局部應力集中。
4、牙齒缺失未修復
鄰牙傾斜或對頜牙伸長會導致剩余牙列咬合紊亂,長期可能引發繼發性咬合創傷。及時采用種植修復或活動義齒恢復咬合關系,能有效預防牙周組織損傷。
5、外傷性因素
突發外力撞擊或咀嚼硬物可能造成急性咬合創傷,表現為牙齒松動、叩痛明顯。需立即進行牙弓夾板固定,配合抗炎治療促進牙周組織愈合。
日常應注意避免用牙開瓶蓋等硬物咬合行為,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咬合異常。出現牙齒敏感、咀嚼無力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通過咬合分析、X線檢查明確診斷,采用調頜、正畸或牙周治療等方式干預。保持均衡飲食補充鈣質和維生素C,有助于維護牙周組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