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脫垂可能由胎位異常、胎膜早破、羊水過多、臍帶過長、多胎妊娠等原因引起。臍帶脫垂是指胎膜破裂后臍帶脫出于胎先露下方,甚至經宮頸進入陰道內,屬于產科急癥。
1、胎位異常
臀位、橫位等異常胎位可能導致胎先露與骨盆入口之間存在較大空隙,胎膜破裂時臍帶容易隨羊水流出而發生脫垂。胎位異常孕婦需定期產檢,通過超聲監測胎位變化,必要時可采用膝胸臥位矯正胎位。
2、胎膜早破
未臨產時胎膜突然破裂,羊水急速流出時可能帶動臍帶脫出。胎膜早破可能與生殖道感染、營養缺乏等因素有關,表現為陰道突然流液。孕婦出現破水應立即平臥抬高臀部,避免臍帶脫垂加重。
3、羊水過多
羊水量超過2000毫升時,宮腔內壓力增高,胎膜破裂后大量羊水涌出易導致臍帶脫垂。羊水過多常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或胎兒畸形,需通過血糖監測和超聲排查病因。
4、臍帶過長
臍帶長度超過80厘米時活動度增大,胎膜破裂后更易發生脫垂。臍帶長度通常在分娩后才能確認,孕期可通過超聲觀察臍帶附著位置間接評估。
5、多胎妊娠
雙胎或多胎妊娠時子宮過度膨脹,胎位復雜且羊水量多,任一胎兒發生胎膜破裂均可能引發臍帶脫垂。多胎孕婦需增加產檢頻率,孕晚期避免劇烈活動。
預防臍帶脫垂需加強孕期管理,胎位異常者避免劇烈運動,胎膜早破時立即采取頭低臀高位。出現臍帶脫垂需緊急剖宮產終止妊娠,胎兒娩出前持續手法上推胎先露減輕臍帶受壓。孕婦應學會識別胎動異常、陰道流液等預警癥狀,出現相關表現即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