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護理、伴侶同治、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由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
1、抗生素治療:
針對沙眼衣原體感染首選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口服;解脲支原體感染可選用左氧氟沙星或克拉霉素。療程需足量完成,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部分患者可能需根據藥敏結果調整用藥方案。
2、局部護理: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尿道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穿著純棉透氣內褲,排尿后從前向后擦拭。急性期暫停性生活,減少尿道黏膜機械性刺激。
3、伴侶同治:
性伴侶需同步接受檢測和治療,即使無癥狀也應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療。治療期間嚴格使用避孕套,直至雙方復查轉陰。未徹底治愈前禁止無保護性接觸,防止交叉重復感染。
4、生活方式調整:
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稀釋尿液,減少排尿灼痛感。限制酒精、辛辣食物攝入,避免加重尿道充血。保證7-8小時睡眠,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
5、定期復查:
完成治療后4周需進行病原學復查,確認是否根除感染。持續存在癥狀者需排除前列腺炎、盆腔炎等并發癥。反復發作者應排查免疫缺陷或特殊病原體感染可能。
治療期間建議增加酸奶、納豆等含益生菌食物攝入,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鮮棗。避免長時間騎車或久坐壓迫會陰部,可練習凱格爾運動改善盆底血液循環。出現發熱、腰酸痛等全身癥狀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