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陰道瘺可通過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膀胱鏡檢查、染色試驗、尿常規檢查等方式確診。膀胱陰道瘺通常由產傷、手術損傷、盆腔腫瘤、放射治療、先天發育異常等原因引起。
1、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是初步診斷膀胱陰道瘺的重要手段。醫生通過陰道窺器觀察陰道前壁是否存在異常開口,可能發現尿液從陰道流出。觸診可感知瘺管位置及大小,部分患者陰道壁可觸及瘢痕或硬結。檢查時需注意瘺口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評估是否合并其他盆腔器官損傷。
2、影像學檢查
超聲檢查可顯示膀胱與陰道之間的異常通道,膀胱造影能動態觀察造影劑從膀胱滲入陰道的過程。CT尿路成像可三維重建瘺管走行,明確瘺管與周圍臟器的解剖關系。磁共振成像對軟組織分辨率高,能清晰顯示復雜瘺管的解剖細節,尤其適合術后復發或放射治療導致的瘺管。
3、膀胱鏡檢查
膀胱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膀胱內瘺口的位置、大小及周圍黏膜狀況。通過膀胱鏡可發現膀胱三角區或后壁的異常開口,有時可見尿液從瘺口反流。檢查時可同時評估膀胱容量、黏膜炎癥程度,并排除膀胱腫瘤等繼發病變。對于微小瘺口,膀胱鏡聯合染色試驗可提高檢出率。
4、染色試驗
亞甲藍試驗是診斷膀胱陰道瘺的經典方法。經導尿管向膀胱注入稀釋亞甲藍溶液,陰道內放置紗布觀察染色情況。若陰道紗布出現藍色染色即可確診,根據染色范圍可判斷瘺口大小。該試驗操作簡便,但對微小瘺管可能出現假陰性,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5、尿常規檢查
尿常規可發現繼發感染的證據,如白細胞增多、細菌尿等。長期尿液刺激可能導致陰道分泌物異常,合并尿路感染時尿培養可明確致病菌。對于復雜病例,需進行腎功能檢查評估上尿路是否受累,電解質檢測可發現尿漏導致的代謝紊亂。
確診膀胱陰道瘺后應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局部摩擦,保持會陰清潔干燥預防感染。建議增加高蛋白飲食促進組織修復,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每日飲水控制在合理范圍,既保證尿量稀釋尿液減少刺激,又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加重漏尿。術后恢復期需定期復查,觀察排尿功能及傷口愈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