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屬于眼科急癥,需立即就醫處理。該病主要表現為突發無痛性視力喪失,黃金救治時間窗為發病后90分鐘內,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明。
急性期注意事項
發病后應立即采取低頭按壓眼球動作,通過間歇性壓迫-放松眼球每次10-15秒增加視網膜灌注。同時聯系急救系統,明確告知疑似視網膜動脈阻塞,爭取在1小時內到達具備眼底血管造影條件的醫院。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以防合并出血性病變時加重病情。
診療關鍵點
急診處理包括前房穿刺降眼壓、吸入卡波金95%氧氣+5%二氧化碳擴張血管。靜脈注射乙酰唑胺可快速降低眼內壓,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助于改善循環。部分病例需進行視網膜動脈按摩或溶栓治療,但需排除近期腦卒中、消化道出血等禁忌證。
長期管理重點
確診后需排查頸動脈斑塊、心臟瓣膜病等栓子來源。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需低于7%。建議每3個月復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監測視網膜血流恢復情況。
高危人群預防
房顫患者需規律服用華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藥,高脂血癥者需維持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吸煙者必須戒煙,每日用眼不宜超過8小時,避免長時間俯臥位睡眠。出現短暫性黑朦一過性視力喪失時應48小時內完成頸動脈超聲檢查。
本病預后與就診時機直接相關,超過4小時未處理者視力恢復概率不足20%。即使及時治療,約60%患者最終視力僅能維持在0.1以下。建議高風險人群隨身攜帶注明"視網膜動脈阻塞高危"的醫療警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