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息肉切除后需注意創面護理、避免感染、觀察出血情況、調整飲食結構及限制劇烈運動。術后恢復期間主要影響因素有個人體質、手術方式、術后護理質量、基礎疾病控制情況及激素水平變化。
1. 創面護理
術后24小時內需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使用醫用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排尿后建議用溫水沖洗外陰,避免使用堿性洗液。陰道填塞紗布需按醫囑時間取出,禁止自行沖洗陰道腔。宮頸創面愈合期間可能出現淡黃色分泌物,屬正常滲出反應。
2. 感染預防
術后兩周內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減少公共場所馬桶使用。體溫超過38度或分泌物呈膿性伴異味時需及時復查。可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預防性抗生素,但不可濫用陰道栓劑干擾菌群平衡。
3. 出血監測
術后7天內少量暗紅色出血屬正常現象,需記錄衛生巾更換頻率。突發鮮紅色出血超過月經量或伴血塊時,應立即臥床并壓迫下腹部,同時聯系主治醫師。合并貧血患者可適量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
4. 飲食調整
術后三天以溫軟流食為主,逐步過渡到高蛋白低脂飲食。每日保證60克優質蛋白攝入,優先選擇魚肉、蛋清及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酒精及活血類食材如阿膠、桂圓等,減少咖啡因攝入以防血管擴張。
5. 活動限制
一周內禁止提重物超過3公斤及高強度運動,避免增加腹壓動作如深蹲、仰臥起坐。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每日步數控制在5000步以內。久坐辦公者每小時需起身活動,防止盆腔靜脈淤血。
術后首次月經來潮后需復查宮頸愈合情況,此后每半年進行婦科檢查。長期使用雌激素藥物者應監測息肉復發,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強化血糖控制。日常可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有助于內分泌調節。出現異常腹痛、持續發熱或月經紊亂時應及時返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