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可以通過B超檢查發現部分異常表現,但確診需結合其他檢查。B超能觀察到肝臟形態變化、回聲異常等間接征象,但無法直接檢測肝炎病毒或炎癥程度。
一、B超在肝炎診斷中的作用:
B超可顯示肝臟體積增大、邊緣變鈍、實質回聲增粗等非特異性改變,常見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現肝包膜不光滑、肝內光點分布不均等表現。脂肪肝合并肝炎時,B超能清晰顯示肝內脂肪浸潤特征。對于肝硬化等終末期病變,B超可觀察到肝臟萎縮、表面結節、門靜脈增寬等典型征象。
二、B超檢查的局限性:
早期輕度肝炎患者B超可能完全正常,約30%慢性肝炎患者超聲檢查無異常發現。B超無法區分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具體類型。對于肝炎活動度的判斷,需依賴肝功能檢測和肝臟彈性測定。部分非肝炎疾病如肝淤血、肝淀粉樣變等也可能出現類似超聲表現。
肝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適量攝入新鮮蔬果和全谷物。避免飲酒及腌制食品,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出現乏力、黃疸等癥狀及時就醫。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避免濫用藥物加重肝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