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損傷的預防方法主要有科學運動、充分熱身、合理負荷、營養支持和防護裝備。
科學運動是預防肌腱損傷的基礎。運動前需制定個性化計劃,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建議采用間歇訓練方式,如跑步與快走交替,游泳與水中行走結合,減少肌腱持續受力時間。運動過程中保持正確姿勢,如跑步時避免足部過度內翻,舉重時保持脊柱中立位。
充分熱身能顯著降低肌腱損傷風險。運動前進行15-20分鐘動態拉伸,重點活動目標肌群,如踝關節繞環預防跟腱炎,肩關節旋轉預防肩袖損傷。結合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或跳繩,使體溫升高1-2攝氏度,提升肌腱彈性。
合理負荷指控制運動強度與頻率。采用漸進式增加原則,每周運動量增幅不超過10%。力量訓練時選擇適當重量,以能完成12-15次動作為宜。避免連續兩天訓練同一肌群,給肌腱充分修復時間,如周一下肢訓練后周三再安排下肢練習。
營養支持有助于肌腱健康。每日攝入1.6-2.2克/公斤體重的優質蛋白質,如雞蛋清、乳清蛋白。補充維生素C促進膠原合成,多吃獼猴桃、彩椒等食物。保證水分攝入,運動時每15分鐘補充150-200毫升水,維持肌腱滑液黏度。
防護裝備能有效減少外力傷害。根據運動類型選擇專業鞋具,如籃球鞋需具備踝部支撐,跑鞋要有足弓緩沖。使用肌效貼預防髕腱炎,佩戴護腕預防腕部肌腱炎。寒冷環境下運動需穿戴保暖護具,避免肌腱溫度過低導致脆性增加。
長期伏案工作者每小時應活動5分鐘,做手指伸展和腕部旋轉。中老年人群可進行太極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增強肌腱柔韌性。既往有肌腱損傷史者,康復后3-6個月內需避免爆發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