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起效速度存在顯著差異,靶向治療通常起效更快。兩種治療方式的起效時間主要與作用機制、適應癥范圍及個體差異有關。
靶向治療通過特異性阻斷腫瘤細胞生長信號通路或關鍵分子發揮作用,起效時間通常在數天至數周內。常見藥物如吉非替尼針對EGFR突變型肺癌,厄洛替尼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曲妥珠單抗適用于HER2陽性乳腺癌。這類藥物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特定靶點,血液濃度達峰后即可快速抑制腫瘤增殖。
免疫治療依賴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腫瘤,起效時間多為數周至數月。PD-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需經歷免疫細胞激活、浸潤腫瘤組織等過程。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假性進展現象,初期影像學顯示病灶增大實為免疫細胞浸潤,需持續治療2-3個月后才能評估療效。
特殊情況下免疫治療可能快速起效: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腫瘤對PD-1抑制劑響應率可達50%,部分患者2-4周內可見腫瘤縮小。而靶向治療對耐藥突變患者可能完全無效,此時需重新進行基因檢測。
建議根據腫瘤類型、分子分型和疾病進展速度選擇治療方案。快速進展的晚期患者可優先考慮靶向治療,病情相對穩定者可采用免疫治療或聯合方案。具體用藥需由腫瘤專科醫生根據病理檢測結果制定個體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