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鼻涕通常提示存在細菌性感染或鼻竇炎。鼻腔分泌物顏色變化主要與白細胞分解產物有關,當出現黃綠色膿性鼻涕時,往往反映中性粒細胞在對抗病原體過程中釋放的過氧化物酶。
感染性因素中,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是常見病因,多由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引起,常伴隨頭痛、面部壓痛癥狀。慢性鼻竇炎也可能導致持續黃綠色分泌物,多與鼻腔解剖異常或免疫因素相關。過敏性鼻炎繼發感染時,同樣可能出現鼻涕變色現象。
非感染因素包括鼻腔異物滯留,兒童群體中較為多見,異物刺激會導致單側鼻腔出現惡臭膿涕。長期吸煙或空氣污染也可能引起分泌物顏色改變,但多呈灰綠色且質地稀薄。
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伴隨發熱、視力改變時需及時就醫。醫生可能通過鼻內鏡或CT檢查評估鼻竇情況,細菌性感染可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療。生理鹽水沖洗能有效清除鼻腔分泌物,鼻用糖皮質激素可減輕黏膜水腫。
少數情況下,綠色鼻涕可能與真菌性鼻竇炎相關,常見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通過組織病理學確診。嬰幼兒出現綠色分泌物時需排除先天性膽道閉鎖等罕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