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患者的飲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規律進食、選擇易消化食物、控制進食速度、保持營養均衡。
1、避免刺激:
胃炎患者應減少攝入辛辣、過酸、過燙或冰冷食物,如辣椒、檸檬、冰飲等。這類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癥反應。咖啡、濃茶、酒精等飲品也需限制,它們會促進胃酸分泌,導致胃部不適加重。
2、規律進食:
每日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長時間空腹或暴飲暴食。建議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飽。不規律的飲食節奏可能破壞胃酸分泌節律,誘發或加重胃痛、反酸等癥狀。
3、選擇易消化:
優先選擇蒸煮燉等烹飪方式制作的軟爛食物,如粥類、爛面條、蒸蛋羹。高纖維粗糧、油炸食品、堅硬堅果等難消化食物需暫時避免。適當增加山藥、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材,有助于保護胃黏膜。
4、控制速度:
進食時充分咀嚼,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單次進餐時間不少于20分鐘。快速進食會導致食物未經充分研磨,增加胃部負擔。進餐時保持專注,避免邊吃邊說話或看電視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
5、營養均衡:
在避免刺激的前提下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選擇低脂高蛋白的魚肉、雞胸肉、豆腐等食材,搭配胡蘿卜、菠菜等深色蔬菜。可適量補充益生菌食品如無糖酸奶,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胃炎患者日常可嘗試小米南瓜粥、猴頭菇雞湯等養胃食譜,餐后適度散步促進消化。烹飪時使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減少油脂攝入。癥狀急性期可選擇短期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等過渡。長期飲食管理需結合個體耐受性調整,持續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