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狀態用藥需綜合考慮藥物相互作用、個體耐受性及基礎疾病管理,重點注意藥物選擇、劑量調整、不良反應監測、聯合用藥禁忌、長期隨訪五個方面。
1、藥物選擇:老年患者優先選用副作用較小的抗抑郁藥,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蘭、米氮平。避免使用三環類抗抑郁藥等對心臟傳導系統影響較大的藥物。需評估肝腎功能,必要時調整藥物種類。
2、劑量調整:老年人代謝能力下降,應從常規成人劑量的1/3至1/2開始,緩慢增量。帕羅西汀等藥物需特別注意起始劑量,每2-4周根據療效和耐受性調整一次。治療窗較窄的藥物需定期監測血藥濃度。
3、不良反應監測:重點關注抗膽堿能副作用口干、便秘、體位性低血壓及鎮靜作用。SNRI類藥物可能升高血壓,SSRI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反應。出現錐體外系反應或QT間期延長需立即就醫。
4、聯合用藥禁忌:避免與MAOI類藥物聯用,需間隔至少14天。華法林、地高辛等藥物與抗抑郁藥存在相互作用,需調整劑量。苯二氮卓類藥物聯用可能加重認知障礙,非必要不推薦。
5、長期隨訪:治療初期每1-2周評估療效和副作用,穩定后每月復查。定期監測肝腎功能、電解質及心電圖。認知功能評估應納入常規隨訪項目,警惕藥物導致的認知功能下降。
老年抑郁用藥期間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堅果等食物。建議每周進行3-5次30分鐘的快走、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護理重點包括用藥提醒、跌倒預防、情緒日記記錄,避免突然停藥。出現自殺意念或嚴重副作用時需立即聯系精神科治療過程中家屬應參與用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