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反復發作可通過抗組胺藥物、免疫調節、避免誘因、皮膚護理和壓力管理等方式控制。復發通常與過敏原持續接觸、免疫功能異常、慢性感染、物理刺激和精神因素有關。
抗組胺藥物是控制蕁麻疹的基礎治療,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這類藥物能阻斷組胺受體,緩解瘙癢和風團癥狀。頑固性病例可考慮聯合使用H1和H2受體拮抗劑。
免疫調節適用于自身免疫性蕁麻疹,奧馬珠單抗對IgE介導的慢性病例效果顯著。嚴重發作期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能快速抑制炎癥反應,但需嚴格遵醫囑控制療程。
明確并避免誘因至關重要。食物過敏常見于海鮮、堅果和食品添加劑;環境因素包括花粉、塵螨和動物皮屑;阿司匹林等藥物也可能誘發。建議記錄發作日記幫助識別誘因。
物理性蕁麻疹需針對性防護。膽堿能型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和熱水浴;寒冷性蕁麻疹需注意保暖;日光性蕁麻疹要嚴格防曬。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慢性蕁麻疹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情緒,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訓練可改善心理狀態。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調節免疫平衡。癥狀持續6周以上需排查甲狀腺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潛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