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螞蝗一般是指水蛭,其活體或提取物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有助于止血,但需嚴格遵循醫療規范。水蛭唾液中的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臨床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治療;而傳統醫學中煅燒后的水蛭炭則被認為具有收斂止血功效。
水蛭活體應用于現代醫學時,主要通過其唾液腺分泌的水蛭素抑制凝血酶活性,這種作用機制常用于顯微外科手術后的靜脈淤血處理。在嚴格控制感染風險的前提下,活體水蛭可幫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但直接用于外傷止血可能加重出血風險。水蛭素制劑如注射用重組水蛭素,臨床上主要用于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而非急性止血場景。
傳統中藥炮制的水蛭炭經過高溫煅燒后,蛋白質變性形成多孔碳結構,中醫理論認為其具有收澀止血作用。該制品常與三七、白及等配伍用于咯血、便血等癥狀,但現代研究尚未明確其止血機制。使用水蛭炭需辨證施治,陰虛血熱者慎用,且須注意與抗凝藥物的相互作用風險。
使用水蛭相關制品前應咨詢中醫師或外科醫生,避免自行處理傷口。外傷出血首選壓迫止血法,嚴重出血需立即就醫。保存水蛭制劑需避光防潮,活體水蛭應用須在無菌環境下由專業人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