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劇吐并非因母體排斥胎兒引起。妊娠劇吐是早孕期常見的病理狀態,其發生與激素水平波動、胃腸功能紊亂及心理因素等多重機制相關,需通過醫學干預與生活管理綜合控制。
妊娠劇吐的主要誘因包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驟升、甲狀腺功能異常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病理性因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娠8-10周達到峰值,直接刺激嘔吐中樞;約30%患者合并亞臨床甲亢,激素紊亂加劇消化道癥狀;幽門螺桿菌陽性孕婦發生重度嘔吐風險增加2倍。典型表現為每日嘔吐超過3次、體重下降5%以上,可能伴隨酮尿和電解質失衡。
臨床處理遵循階梯干預原則。輕度病例可通過少量多餐、生姜制劑等飲食調節緩解,維生素B6補充能有效抑制嘔吐反射。中重度患者需靜脈補液糾正脫水,必要時使用多潘立酮等促胃腸動力藥,嚴重電解質紊亂者需住院監測。心理疏導可降低焦慮誘發的癥狀加重。
需警惕妊娠劇吐掩蓋的其他疾病。持續嘔吐伴右上腹痛需排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發熱癥狀提示感染性疾病可能。若出現意識模糊或肝功能異常,應立即就醫排查韋尼克腦病等危急并發癥。多數患者孕16周后癥狀自行緩解,極少數發展成妊娠期頑固性嘔吐需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