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劑治療特應性皮炎時需注意感染風險監測、藥物相互作用排查、皮膚屏障修復、不良反應觀察、療效評估調整。特應性皮炎可能與遺傳易感性、免疫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環境觸發因素、微生物定植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皮膚干燥、劇烈瘙癢、紅斑滲出等癥狀。
1、感染監測:免疫抑制劑會抑制機體防御功能,需定期檢查血常規和炎癥指標。避免接觸傳染源,出現發熱或感染癥狀時及時就醫。接種滅活疫苗需在用藥前完成,避免使用減毒活疫苗。
2、藥物聯用:環孢素與他克莫司聯用需監測血藥濃度。避免同時使用肝酶誘導劑如利福平,防止藥效降低。中藥制劑需警惕肝毒性疊加,聯合用藥前需咨詢醫師。
3、皮膚護理:每日使用含神經酰胺的潤膚劑修復皮膚屏障。沐浴水溫控制在32-37℃,選擇無皂基清潔產品。急性期可配合濕包療法,夜間戴棉質手套防止抓撓。
4、副作用管理:他克莫司可能引起燒灼感,初期可冷藏后使用。環孢素需監測血壓和腎功能,硫唑嘌呤需定期檢查肝功能。出現嚴重腹瀉或嘔吐時需立即停藥。
5、療效評估:治療4-8周后需復診評估SCORAD評分。頑固性病例可考慮紫外線療法,兒童患者優先選用吡美莫司。中重度患者可交替使用不同機制藥物防止耐藥。
治療期間保持低敏飲食,避免攝入堅果和海鮮等易致敏食物。選擇棉質透氣衣物,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增強體質,游泳后需立即沖洗。建立癥狀日記記錄誘因,突發全身癥狀需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