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眼里的臟東西主要是皮膚脫落的角質細胞、汗液、皮脂以及外界灰塵的混合物。這些物質在肚臍的凹陷處容易積聚,形成灰黑色或褐色的污垢,可能伴有輕微異味。肚臍清潔不當、局部潮濕多汗、衣物摩擦等因素會加劇污垢堆積。
1、角質細胞
皮膚表層細胞會自然脫落,肚臍因結構凹陷難以自然排出這些死皮。長期積累的角質細胞與皮脂混合后可能形成栓狀物,尤其在肥胖或肚臍較深的人群中更明顯。日常洗澡時用清水輕柔擦洗即可清理,避免用指甲摳挖導致皮膚破損。
2、汗液殘留
腹部汗腺分泌的汗液蒸發后,其中的無機鹽和尿素會殘留于肚臍。夏季或運動后汗液增多時,可能形成白色結晶。糖尿病患者汗液含糖量增高時,更易滋生細菌產生異味。建議穿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減少局部出汗。
3、皮脂分泌物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在肚臍內氧化后可能呈現淡黃色。油性皮膚者或青春期人群分泌旺盛,與灰塵結合后易形成硬塊。過度清潔會刺激皮脂腺代償性分泌,每周2-3次用中性沐浴露清潔即可。
4、外界污染物
衣物纖維、空氣中的粉塵可能通過摩擦進入肚臍。從事建筑、紡織等工作的人群更需注意清潔。污染物長期滯留可能引發局部瘙癢,但通常不會導致嚴重問題。清潔時可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輕柔擦拭。
5、特殊異常物質
臍尿管未閉者可能出現尿液滲漏,表現為持續濕潤伴氨味。臍炎時會產生黃綠色膿性分泌物,伴有紅腫疼痛。這兩種情況需就醫處理,前者需要手術閉合瘺管,后者需抗生素治療。
保持肚臍清潔干燥是預防污垢堆積的關鍵。建議洗澡時用溫水沖洗肚臍,清洗后及時擦干水分。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體消毒,以免破壞皮膚屏障。如發現肚臍分泌物突然增多、顏色異常或伴有疼痛,應及時到普外科就診排查臍尿管畸形、臍炎等疾病。嬰幼兒清潔時需用專用棉棒,動作輕柔避免損傷臍部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