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是一種常見的藥用植物,其種子具有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等功效,適量使用有助于緩解寒痰咳喘等癥狀,但過量可能刺激胃腸黏膜。
1、溫肺化痰
白芥子性溫,歸肺經,能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適用于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常與紫蘇子、萊菔子配伍使用,如三子養親湯。需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
2、利氣散結
白芥子可疏通經絡氣滯,外敷能緩解關節腫痛,常用于痰濕流注導致的皮下結節。外用時需避免皮膚過敏,可配合生姜汁稀釋后涂抹。
3、抗菌消炎
白芥子含硫苷類成分,水解后生成異硫氰酸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輔助治療輕度皮膚感染,但不可替代抗生素。
4、胃腸刺激
白芥子中的辛辣成分可能引起胃部灼熱感,胃炎或消化道潰瘍患者禁用。使用時應控制劑量,建議飯后服用以減少黏膜刺激。
5、過敏風險
部分人群接觸白芥子可能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初次使用建議小劑量測試,出現皮疹需立即停用并用清水沖洗接觸部位。
使用白芥子時應避免與生冷食物同食,陰虛體質及孕婦慎用。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外敷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日常可搭配陳皮、茯苓等健脾藥材,減輕其燥烈之性。若出現嚴重腹痛或過敏癥狀,應及時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