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非贅生性囊腫可能由生理性卵泡發育異常、黃體功能不全、內分泌失調、盆腔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下腹墜脹、月經紊亂、性交疼痛、異常陰道出血等癥狀。
1、卵泡發育異常:
未破裂卵泡持續增大形成囊腫,多與激素水平波動有關。超聲監測顯示單側卵巢內無回聲區,直徑常小于5cm。建議定期復查,避免劇烈運動以防扭轉。
2、黃體功能不全:
排卵后黃體持續存在或過度生長,孕酮分泌異常可導致囊腫。常見于妊娠早期或促排卵治療后,伴隨經期延長。熱敷下腹部可緩解不適。
3、內分泌失調:
多囊卵巢綜合征或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易出現多發小囊腫。表現為痤瘡、多毛等高雄癥狀,需檢測FSH、LH比值。生活方式調整包括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規律有氧運動。
4、盆腔炎癥:
輸卵管卵巢膿腫等感染因素可能誘發炎性囊腫,與衣原體或淋球菌感染相關。患者常有發熱、膿性分泌物,需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
5、子宮內膜異位癥:
異位內膜侵犯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腫,CA125指標升高。典型癥狀為進行性痛經和不孕,腹腔鏡囊腫剝除術是主要治療手段。
日常需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漿攝入,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出現持續腹痛、囊腫直徑超過5cm或腫瘤標志物異常時,需婦科超聲聯合MRI進一步評估。絕經后女性新發囊腫建議盡早活檢排除惡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