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疼腿疼時自行服用止痛藥存在風險,不建議作為常規處理方式。腰腿疼痛可能由骨質疏松、腰椎間盤突出、骨關節炎等疾病引起,長期依賴止痛藥可能掩蓋病情進展并增加胃腸道出血、肝腎損傷等風險。
非藥物干預應作為首選措施。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每日15-20分鐘為宜。低強度運動如游泳、太極拳能增強腰背肌力量,水中浮力可減輕關節負擔。物理治療中的超短波、紅外線照射具有消炎鎮痛作用。
針對病理性因素需明確診斷。骨質疏松引發的疼痛需配合鈣劑、維生素D及雙膦酸鹽類藥物;腰椎間盤突出急性期可考慮甘露醇脫水治療配合甲鈷胺營養神經;骨關節炎患者可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這些治療均需在醫生評估后實施。
藥物使用需嚴格遵循醫療指導。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可能引發消化道黏膜損傷,COX-2抑制劑雖胃腸道反應較小但心血管風險需警惕。阿片類藥物如曲馬多僅適用于重度疼痛且需防范成癮性。
持續疼痛超過兩周或伴隨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礙時,需排除椎管狹窄、腫瘤轉移等嚴重病變。影像學檢查與神經電生理評估能明確疼痛根源,避免延誤脊柱感染、馬尾綜合征等急重癥的診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