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耳朵出現悶堵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因素包括耵聹栓塞、咽鼓管功能障礙、突發性耳聾等。這種癥狀通常表現為耳內壓迫感、聽力下降或耳鳴,具體原因需結合伴隨癥狀綜合判斷。
耵聹栓塞是耳道內耳垢堆積過多導致。耳垢分泌旺盛或清理不當可能堵塞耳道,引發悶脹感和聽力減退。可通過耳內鏡檢查確診,醫生會使用專業工具或生理鹽水沖洗清除。日常避免用棉簽等物品自行掏耳,減少耳道刺激。
咽鼓管功能障礙多與感冒、鼻炎或氣壓變化有關。咽鼓管連通中耳與鼻咽部,當功能異常時會導致中耳壓力失衡,出現耳悶、耳痛甚至積液。可通過捏鼻鼓氣法緩解,必要時使用鼻用激素噴霧改善鼻腔通氣。反復發作需排查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
突發性耳聾屬于耳鼻喉科急癥,表現為72小時內不明原因聽力下降,常伴隨耳鳴或眩暈。可能與內耳微循環障礙、病毒感染有關,需在發病72小時內接受糖皮質激素、改善微循環藥物治療。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
少數情況下,梅尼埃病、聽神經瘤等疾病也會引發單側耳悶。若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伴隨眩暈、面癱等癥狀,建議立即就診耳鼻喉科進行純音測聽、顳骨CT等檢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噪音刺激,控制血壓血糖有助于預防耳部血管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