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可通過甲硝唑、克林霉素、替硝唑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陰道菌群失衡、頻繁沖洗陰道、免疫力下降、性傳播感染、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甲硝唑:
甲硝唑是治療細菌性陰道炎的一線藥物,通過抑制厭氧菌生長發(fā)揮作用。口服甲硝唑療程通常為5-7天,陰道凝膠劑型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用藥期間需避免飲酒,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
2、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對多種厭氧菌具有抗菌活性,適用于甲硝唑不耐受患者。陰道乳膏需連續(xù)使用3-7天,口服制劑需注意腹瀉等不良反應。妊娠期使用需評估風險收益比。
3、替硝唑:
替硝唑作為甲硝唑衍生物,抗菌譜相似但半衰期更長。單次大劑量給藥或短期療程均可選擇,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金屬味覺異常。與華法林合用需監(jiān)測凝血功能。
4、乳酸桿菌制劑:
陰道用乳酸桿菌膠囊可恢復正常菌群平衡,建議在抗菌治療后使用。選擇含卷曲乳酸桿菌等特定菌株的產品,需連續(xù)使用10天以上。儲存時需注意低溫保存。
5、聯合治療方案:
頑固性感染可采用甲硝唑聯合乳酸桿菌治療,復發(fā)病例需延長療程至10-14天。性伴侶無需常規(guī)治療,但需避免治療期間無保護性行為。
治療期間建議穿著棉質內褲,避免盆浴和使用香皂清洗外陰。日常可攝入無糖酸奶補充益生菌,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癥狀持續(xù)或復發(fā)需進行陰道分泌物培養(yǎng),排除混合感染可能。妊娠期患者應嚴格遵循產科醫(yī)生指導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