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來月經都感冒可能與激素水平波動、免疫力下降、營養缺乏、情緒壓力、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
1、激素水平波動
月經期間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導致身體對病原體的防御能力減弱。激素變化還可能引起體溫調節異常,增加受涼風險。保持腹部保暖、避免接觸冷空氣有助于減少癥狀發生。
2、免疫力下降
子宮內膜脫落過程中,身體會將部分免疫資源集中于生殖系統修復,可能導致全身免疫應答暫時性降低。這種生理性免疫抑制狀態可能持續2-3天,期間更易受呼吸道病毒侵襲。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有助于維持免疫屏障功能。
3、營養缺乏
經期失血可能造成鐵元素流失,缺鐵性貧血會削弱細胞免疫功能。部分女性因痛經減少進食,導致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不足。建議經期增加瘦肉、動物肝臟等富鐵食物,搭配新鮮蔬菜水果補充抗氧化物質。
4、情緒壓力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引發的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抑制免疫球蛋白分泌。長期心理壓力會升高皮質醇水平,這種激素具有明確的免疫抑制作用。進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訓練可改善自主神經調節功能。
5、病毒感染
少數情況下,反復出現的感冒癥狀可能提示慢性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發作,這些疾病在經期因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加重。EB病毒等潛伏感染也可能在免疫力低下時復發。若伴隨持續低熱、淋巴結腫大,需進行血清學檢查排除特殊病原體感染。
建議經期注意休息,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避免劇烈運動消耗體力。飲食上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攝入,適量飲用姜茶促進血液循環。若感冒癥狀反復出現或伴隨嚴重頭痛、高熱,需排查是否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基礎疾病。經期抵抗力下降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但持續存在的癥狀仍需專業醫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