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促排卵、輔助生殖技術、代謝異常管理、心理干預等方式實現受孕。該疾病可能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遺傳因素、肥胖、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有關,通常表現為月經稀發、多毛、痤瘡、排卵障礙、卵巢多囊樣改變等癥狀。
1、生活方式調整:肥胖患者通過控制體重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采用低升糖指數飲食如燕麥、糙米,減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體重下降5%-10%可顯著恢復自發排卵率。
2、藥物促排卵:枸櫞酸氯米芬作為一線促排卵藥物,通過競爭雌激素受體誘發FSH分泌。來曲唑通過抑制芳香化酶減少雌激素合成,適用于氯米芬抵抗者。促性腺激素適用于其他治療無效者,需嚴格監測防止卵巢過度刺激。
3、輔助生殖技術:對于輸卵管通暢的難治性患者,宮腔內人工授精可提高受孕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適用于合并其他不孕因素者,通過控制性超促排卵獲取多個卵母細胞。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技術減少卵巢過度刺激風險。
4、代謝異常管理:二甲雙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胰島素水平。吡格列酮作為胰島素增敏劑,適用于二甲雙胍不耐受者。血脂異常患者需控制飽和脂肪酸攝入,必要時使用他汀類藥物。
5、心理干預:認知行為療法緩解生育壓力導致的焦慮抑郁。支持性心理治療幫助建立積極治療預期。夫妻聯合咨詢改善因生育問題導致的親密關系障礙,提高治療依從性。
患者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飲食建議增加深海魚類、堅果等ω-3脂肪酸攝入,限制反式脂肪酸。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適度進行瑜伽、普拉提等舒緩運動,維持BMI在18.5-23.9kg/m2范圍。備孕期間避免接觸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如雙酚A、鄰苯二甲酸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