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早期癥狀主要有腹痛、發熱、惡心嘔吐、腹脹、腹部壓痛。腹膜炎是腹膜受到細菌感染或化學刺激引起的炎癥反應,早期識別癥狀有助于及時治療。
1、腹痛
腹膜炎早期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疼痛通常從局部開始,逐漸擴散至全腹。疼痛性質多為持續性鈍痛或銳痛,可能伴隨腹肌緊張。腹膜受到刺激時,咳嗽或移動身體可能加重疼痛。腹痛部位與病因有關,如闌尾炎多表現為右下腹痛,膽囊炎則多見于右上腹。
2、發熱
腹膜炎患者早期可能出現低熱或中度發熱,體溫通常在38攝氏度左右。發熱是機體對感染的免疫反應,細菌性腹膜炎發熱更為明顯。部分患者可能伴隨寒戰、出汗等全身癥狀。發熱程度與感染嚴重程度相關,嚴重感染可能出現高熱。
3、惡心嘔吐
腹膜炎刺激胃腸道可引起反射性惡心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膽汁性嘔吐。嘔吐后腹痛可能暫時緩解,但很快再次出現。持續嘔吐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加重病情。
4、腹脹
腹膜炎導致腸蠕動減弱或腸麻痹,表現為腹部膨隆、脹滿感。聽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腔內炎癥滲出液積聚也可引起腹脹。嚴重腹脹可能影響呼吸,導致呼吸困難。腹脹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
5、腹部壓痛
腹膜炎患者腹部檢查時可發現壓痛,壓痛部位與病變部位一致。反跳痛是腹膜炎的特征性表現,按壓后突然松開時疼痛加劇。腹肌緊張是腹膜受刺激的防御性反應,表現為腹部肌肉不自主收縮。嚴重者可出現板狀腹。
腹膜炎早期癥狀出現時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治療期間應禁食,減輕腸道負擔。恢復期飲食應從流質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選擇易消化、低纖維食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注意觀察癥狀變化,如出現高熱、持續嘔吐、意識改變等應及時告知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感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