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可通過限制鈉鹽攝入、監測體重變化、規律服藥、適度運動、記錄癥狀等方式進行家庭護理。心力衰竭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限制鈉鹽攝入
每日鈉鹽攝入量應控制在2000毫克以內,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烹飪時使用香料替代食鹽,選擇新鮮蔬菜水果補充鉀離子。水分管理需根據醫生建議調整,嚴重水腫者需嚴格限制液體入量。
2、監測體重變化
每日晨起排尿后空腹測量體重,三天內體重增加超過2公斤需警惕體液潴留。記錄體重波動曲線,出現突然增長伴隨呼吸困難加重時,應立即聯系主治醫師調整利尿劑用量。
3、規律服藥
需遵醫囑長期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核心藥物,不可自行增減劑量。地高辛等強心藥物需定期監測血藥濃度,呋塞米等利尿劑建議上午服用以避免夜尿增多影響睡眠。
4、適度運動
穩定期患者可進行步行、太極拳等低強度有氧運動,每次15-30分鐘,每周3-5次。運動時保持心率不超過靜息心率20次/分,出現胸悶氣促應立即停止。臥床患者需進行踝泵運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5、記錄癥狀
建立每日癥狀日記,重點關注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等表現。記錄活動耐量變化,如爬樓梯層數減少或平路行走距離縮短。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持續心率增快等癥狀提示急性加重可能。
心力衰竭患者應保持室內溫度恒定,避免呼吸道感染誘發急性發作。睡眠時抬高床頭15-30度可減輕夜間呼吸困難。家屬需學習心肺復蘇技能,定期陪同患者復查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飲食上增加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少食多餐減輕胃腸負擔。保持情緒穩定,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