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口腔頜面部囊腫主要有含牙囊腫、根尖周囊腫、黏液囊腫、皮樣囊腫和鰓裂囊腫。
1、含牙囊腫
含牙囊腫通常發生在未萌出的牙齒周圍,多見于下頜第三磨牙區域。囊腫內含有牙冠或完整牙齒,可能因牙齒發育異常導致。患者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囊腫增大可出現頜骨膨隆或牙齒移位。影像學檢查可見邊界清晰的透亮區包裹牙冠。治療需手術摘除囊腫并處理受累牙齒。
2、根尖周囊腫
根尖周囊腫由慢性根尖周炎發展而來,位于牙根尖周圍。多因齲齒或牙髓壞死未及時治療引起。囊腫內襯上皮組織,內含炎性液體。患者常有患牙叩痛史,X線顯示根尖區圓形透射影。治療需進行根管治療或拔除患牙,同時徹底刮除囊壁。
3、黏液囊腫
黏液囊腫好發于下唇黏膜,因小唾液腺導管破裂導致黏液外滲形成。表現為半透明藍色囊性腫物,直徑多在1厘米以內。可能因咬傷或局部刺激誘發。囊腫易反復破裂后自愈。治療可選擇手術切除或激光治療,需完整去除囊壁以防復發。
4、皮樣囊腫
皮樣囊腫屬先天性發育異常,常見于口底或頦下區域。囊壁含皮膚附屬器如毛囊、皮脂腺,內容物為油脂樣物質。生長緩慢,觸診有面團感。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影響功能。需手術完整摘除,術中注意保護鄰近神經血管。
5、鰓裂囊腫
鰓裂囊腫源于胚胎期鰓弓發育殘留,多位于頸側部。表現為無痛性腫塊,可繼發感染形成瘺管。囊腫內襯復層鱗狀上皮,內容物為渾濁液體。超聲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治療需手術徹底切除囊腫及瘺管,避免損傷周圍重要結構。
口腔頜面部囊腫患者應保持口腔衛生,避免局部創傷刺激。術后需定期復查,觀察有無復發跡象。飲食宜選擇軟質易消化食物,避免過硬或過熱食物刺激手術區域。發現口腔異常腫塊應及時就診,避免繼發感染或病變擴大。日常注意觀察囊腫變化情況,記錄大小、質地等特征變化供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