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偏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原因包括劇烈運動、妊娠期反應或情緒緊張;病理性原因常見于細菌感染、血液系統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理性白細胞升高通常為一過性改變。劇烈運動后肌肉組織釋放乳酸等代謝產物,可能刺激骨髓短暫釋放更多白細胞進入血液循環。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變化及胎兒代謝需求,白細胞計數可輕度上升至10-12×10?/L。情緒應激狀態下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會導致白細胞從邊緣池進入循環池。
細菌感染是病理性白細胞增多的首要原因。當病原體侵入人體時,中性粒細胞會通過趨化作用聚集在感染部位,骨髓同時加速釋放成熟粒細胞。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白細胞常超過12×10?/L,伴隨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至80%以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可導致白細胞異常增殖,外周血涂片可見各階段幼稚細胞,計數可達20-50×10?/L。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可能引起反應性白細胞增多。炎癥因子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亢進,同時激活血管內皮細胞表達更多黏附分子,促進白細胞聚集。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除白細胞升高外,多伴有抗核抗體陽性等免疫學異常。
對于持續異常的白細胞增高,建議完善外周血涂片、C反應蛋白及骨髓穿刺等檢查。細菌感染者需進行病原學檢測后選用敏感抗生素;血液系統疾病患者需接受專科診療方案。生理性因素導致的白細胞升高通常在消除誘因后1-2周內恢復正常。